中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春节将至,又到了年底大采购的时候。一些奢侈品品牌趁着新年,也将换上新价签。多家媒体报道,迪奥将从2月1号开始全球涨价,涨幅在30%左右;香奈儿也将在本月中旬调价,涨幅在7%到30%。前几天,SK-II已经涨价10%。
中国的消费潜力巨大,国人对奢侈品的追捧一直有增无减。有人分析,奢侈品逆市涨价采用的是“价格策略”,指望中国人买单,成为“冤大头”。
奢侈品品牌涨价这些年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涨价的原因,这些品牌一致认为是成本不断提高。但是有业内人士爆料,高端化妆品原材料成本,基本上不超过总成本的10%。这些奢侈品涨价,原因究竟是什么?很多人觉得这是有意识的价格策略调整,是一种逆营销心理。赵萍对此并不认同。
赵萍:我不是很同意这样的观点,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奢侈品价格构成来说,很多消费者盯着的都是有形成本,也就是原材料、加工等这些成本。但实际上对于奢侈品成本来说,更多是无形成本,无型成本给它带来无型的价值,因此在整个奢侈品的成本中,无形成本占比要远高过有形成本。无形成本主要是它通过自己品牌形象的打造,研发、技术开发、营销渠道的建设、培养等一些其他些投入,使这个品牌形象得以树立,让更多消费者认知它是高端、高品质的形象,这样的投入给它带来了很多无形的成本。因此在整个成本构成中,不能只看到有形成本这部分,更应该看到它因为巨大的无形成本投入而使它维护了高端的市场形象,因此价格比较高。甚至定期涨价可能和它的无形成本构成比重高、投入大有一定关系,这是它涨价的合理一面。
第二,在于奢侈品市场定位一般都是服务于极少数高收入人群的,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我们每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不断上升,人们购买力能力不断增强,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买得起像箱包、服装、腕表,化妆品这样的小件奢侈品,对于奢侈品的购买人群来说,可能与这些奢侈品品牌当初的市场定位,服务于极小众,服务于极少数人的市场定位出现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消费人群大于它的目标客户群,这样它通过涨价就可以使目标客户群更加集中,使原来不是它目标客户群的人变得不愿意买或者买不起。这样就可以贯彻它的市场营销策略来维护高端的形象。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第三个,在奢侈品品牌方面,国内没有相应的可以和这些奢侈品大牌媲美的国内品牌和产品,因此这些进口的奢侈品在我们国内的高端消费品市场上占有了相对垄断地位。如果消费者想消费高端的全球知名的品牌,别无选择只有这样几个品牌。所以这样相对垄断地位也让消费者别无选择。这个其实是应该通过我们对相关品牌的市场份额进行适当监管,如果达到垄断应该通过反垄断法进行适当干预,这是它提价不合理的因素所在。
基于奢侈品涨价的这三个理由,所以其他奢侈品品牌也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涨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