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拿到毕业证,8月初就以正式员工的身份收到了7000多元的工资。从学校学生到名企员工“无缝衔接”,是许多毕业生梦寐以求的好事,这件事让毕业生陶鸿桔“碰”着了。
原来,今年2月,陶鸿桔参加了母校与杭州某光电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订单班”。“4个月的实习期,参加了CNC精雕加工机、各种光学镜片仪器设备的实操训练,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他正式入职智能相机专厂,担任经理助理一职。
7月初,该企业运营的某精密智造学院揭牌,面向杭州钱塘区半导体产业集群,通过定制数字化的专业课程、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联合研发中心及高端制造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未来,将有更多的钱塘毕业生拥有陶鸿桔这般“好运气”。
作为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所在地以及未来杭州市乃至全省高端智能制造重地,如何提升技能人才和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为区域产业基础能级提升赋能?钱塘区区校合作走深走实,以产教融合解决产业人才供需不平衡问题,推动高校资源加速融入高能级战略平台建设。
通过构建产业骨干“融合式”实践体系,钱塘区聚焦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打造政校企三方共建“培养方案+培训课程+实践基地”三位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截至目前,钱塘区累计建成25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省级7个)、企业订单班120余个,教育部认定产教融合项目337项。钱塘区也成功入选浙江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名单。
产教融合丰富了高校毕业生的“产”经验,在提升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匹配度”的同时,有力促进了精准就业,带动了大学生“就业共富”。“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跟进做优服务,深挖校企创新资源,优化推广模式,建设科学城产学研合作大阵地,为我区高质量发展助力。”钱塘区科学城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因为一个承诺,2018年2月起,他不计每年近万元的损失,每周2天停止载客,连续4年风雨无阻,免费接送80多岁的孙奶奶和她患有偏瘫的儿子,跨越30公里往返医院。 他是杭州“的哥”陈志飞。这是一个坚守承诺、感恩回报的暖心故事。…
傍晚时分的莫干山特别美,清凉的风迎面吹来,清澈的河水在脚下缓缓流淌,一望无际的林海让人心怀舒畅,风格各异的民宿静卧其间。 每到此时,“溪山原宿”的民宿管家郑佳佳就会一边张罗着晚餐,一边引导客人们徒步去水森林观赏萤火虫,或是拿着相机和客人们一起去河边拍照,“我从小生活在莫干山,但依然没有看完这里的风景,也没有看厌这里的风景。” 静卧在山林间的“溪山原宿”。…